杭州市“公述民評”問政活動第四場聚焦垃圾問題——
  垃圾分類後為何還有混裝運?
  一年8000萬的垃圾分類費都用哪兒了?
  ■本報記者 霍翟羿
  “為什麼我們按照要求進行了垃圾分類,在運送過程中卻變成了混裝?”
  “各城區下發的垃圾袋標準是誰定的?究竟是不是可降解垃圾袋?”
  “建築裝修垃圾偷倒現象日益嚴重,有關部門是如何處理的?”
  昨晚,今年杭州市“公述民評”問政活動進入第四場,把矛頭對準了“治廢”,尤其是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問題。
  不少民評代表的問題,都集中在我們身邊的垃圾分類上:到底該如何推進,如何做到垃圾不“混裝”、“混運”,這是市民最關心的幾個問題。
  垃圾分類後為何還有混裝運?
  民評代表:“根據2014年杭州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,到上個月底,我們主城區的生活小區應該是100%開展垃圾分類,請問這一目標有沒有實現,開展垃圾分類生活小區的正確投入率到底是多少?”
  杭州市城管委主任翁文傑:“100%可能要求過高,全面開展過程中,我們覺得還是有瑕疵。我們的目標是兩個70%:投入率70%,然後投放以後的分類達標是70%。從今年1-9月份的數據來看,分類達標率可能只有69.3%,離我們的標準還有不小距離。我們的承諾時間還有2個月,我們會力爭在年底達標。”
  民評代表:“分類投放、分類收集的垃圾,是否全部被對應進行末端處理?如果我們做好了垃圾分類,清運車卻‘混裝’一氣,怎麼保證大家分類的積極性?”
  杭州市環境集團總經理胥東:“我們目前的作業模式是,同一個點的廚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由兩輛車進行作業,往往市民會看到只有一輛車,其實是兩輛車分別作業。垃圾是否‘混裝“是我們平時嚴格管理和考核、監管的一個重要內容。在我們集團內部,如果發現混裝,一經查實,第一次是扣罰,第二次就是開除。另外,造成現在混裝的情況,其實也有幾個因素:一個是我們在沒有進行垃圾分類小區,放置了分類的垃圾筒,造成市民的誤解;第二個是在我們已經分類的小區,綠色筒和黃色筒的數量還不能匹配;第三個就是我們整個分類清運開展以後,還有一部分原來雜色的筒還在用,這些都容易造成老百姓的誤解。我們也想通過今後的工作,通過清潔直運示範區的打造,與街道社區加強溝通合作,共同解決這個難題。”
  一年8000萬元的垃圾分類資金都用到哪兒了?
  點評嘉賓:“這兩天,在座的各位也註意到網上有這樣的新聞,說是我們杭州一年購買垃圾袋的費用是8000萬元。老百姓對這個數字非常敏感,議論也很多。我昨天專門到杭州市城管委的網站查了一下,在網上搜索欄輸入‘招投標’三個字,結果我看到你們有道路保潔的招標公告,有瀝青路面加固的招標公告,但是唯獨沒有垃圾袋的招標公告,我想講這麼一個觀點,無論是什麼原因,什麼理由,這個環節上的疏忽是非常讓人遺憾的。”
  杭州市城管委主任翁文傑:“我們專門研究了相關的數據,最後梳理出來的數據是:整個在垃圾分類處理過程當中,我們總投入計劃資金是8000多萬元,實際上支出是7676萬元,其中用於垃圾袋的購買是2858萬元,相關的宣傳費是1010萬元。垃圾袋採購的招標公告,我們已經在政府網和省市採購網發佈了相關信息。”
  拱墅區為什麼成了偷倒建築垃圾的“重災區”?
  民評代表:“近來,拱墅區建築垃圾偷倒現象比較突出,甚至有社會車輛在傾倒了建築垃圾之後,環衛工人又進行了不規範的二次處理,能否說明一下類似情況?”
  拱墅區副區長王牮:“這一情況有一個背景:今年6月份,杭州市對市區範圍內的建築、裝潢垃圾進行了政策性的調整。這段時間,在全市範圍,包括我們拱墅區,建築垃圾亂傾倒的現象確實非常嚴重,情況比較惡劣,我們採用了幾條針對性的措施:第一,針對整個面上量大、面廣的建築裝修垃圾,對其出入問題進行了調研和研究,現在我們區里的建築裝修垃圾,全部是通過運河碼頭來運,這是一個措施。第二個措施,我們進一步加大了面上的管控力度,對區里157個建築工地進行了全面檢查,並對政府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,對涉及到的環境公司也進行了約談和處罰。”
  (原標題:垃圾分類後為何還有混裝運?一年8000萬的垃圾分類費都用哪兒了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mugtsd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