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新增一個碩士專業方向——“文學創作”,並聘請格非、嚴歌苓、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學生導師。此前,北大、復旦等名校也曾開設寫作專業,但高調喊出“培養作家”的,北師大還是獨此一家。“文學創作”專業培養模式有何特殊?作家,真可以通過大學教育來製造嗎?北師大的嘗試,讓這一爭議多年的話題,再次擺在人們面前。(11月3日人民日報)
   北師大所謂“培養作家”的豪言壯語,不出意外又招致了廣泛質疑。即便在一般民眾看來,作家一職的特殊性,顯然是不言而喻的。這意味著,其不僅難以定義,更加難以製造……所以,意圖經由大學課程,來實現作家的批量生產,總給人以痴人說夢之感。而由此事出發,一場關於作家職業特性,以及高校專業設置的討論,再次被點燃。
   “作家”非但不能製造,甚至“很多傑出作家,往往並非科班出身”。此一現象,當然很可以理解:寫作職業,高度仰賴於個體的天賦秉性、生命體驗,因而本就充滿不確定性;作家的特殊之處還在於,其超越於世俗的社會生產分工,因而很難加以標準化培訓和大面積複製。大學固然可以就寫作技巧、文字素養等層面,對“文學創作”碩士加以強化,然而這些訓練遠遠不足以“培養作家”。
   作家,一種帶有形而上色彩的職業。相較於文本技巧,強烈的道德自覺、敏感的反思意識、對終極命題的思考欲,對於作家而言或許更為關鍵。大學設立的“文學創作”專業,借助理論教學、作家親授、寫作練習等方式,雖然能特訓出一定的寫作能力,但未必能夠培育出作家型人格和相應的思維模式。既然如此,其口口聲聲宣稱“要培養作家,不是寫手”,究竟底氣何來?
   旨在“培養作家”的大學專業,實則體現了高等教育日益明顯的功用化和全能主義膨脹。為了迎合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,現代大學悄然間由涵養教育、通識教育向著技能教育、定向教育轉向——乃至如北師大一般,將教育目標精確定位為“培養作家”,更是此一趨勢頗為極端的體現。說到底,當高校的存在感和社會認同發生動搖,便愈發要將其教育目標具體化、明晰化,來藉此力證自身的存在價值。
   功用化的大學教育,其核心邏輯就在於,以標準化課程以及職業訓練,來培養匹配特定行業的從業者。但可惜的是,作家職業顯然不適用於此一模式。必須重申,高校教學自有“適用邊界”,其一方面只能對有限的、高度體系化的知識加以傳承,另一方面,對教育結果也只能懷著開放的、坦承的態度接受。以此比照,動輒信誓旦旦“培養作家”的教育宣言,更像是一種自負卻狹隘的自我標榜而已。 編輯:冉丹  (原標題:評論:標準化的高校教育 難以真正培養作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mugtsd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